1.石油为什么总是“还能开五十年”?

2.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地球的石油能源。还能让我们用多久?

4.西南油气田马新华简历

5.每年开这么多石油,以后石油会枯竭吗?

6.石油是不可再生的,中东以出口石油为主,如何才能使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结合中东的具体情况谈谈看法

7. 世界油气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石油价格预测_2021年石油未来走势

01

疫情把全球折腾的够呛。

疫情最大的问题是打乱了人的预期。由于大家不知道疫情啥时候结束,市场啥时候恢复,就没有办法以此来安排投资和消费,这对一国经济、国际贸易打击都不小。

既然是这样,全球都争着实施货币宽松。美联储最狠,人家来了个“王炸组合”——零利率+无限量化宽松。

当然,人家也有这个条件。美元占全球支付市场的40%,全球商品定价系统中90%以美元计价,在全球大衰退背景之下,美元还是最坚挺的。

中国央行也挺牛,全球都在放水的时候,还是硬撑着不降息。

其实,这是好事。毕竟, 消费只是发展经济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因为在全球物品供给跟不上的时候,单纯依靠释放流动性来刺激需求根本没用,这样只能使商品涨价。

这就跟喝酒似的。我买五粮液喝是为了享受(目的),而我拼命赚钱是为了喝到五粮液(手段)。国家得想办法让老百姓多赚钱,而不是提供更多的五粮液。

所以,当中国复产、复工之后,一定要想方设法刺激经济,增加 社会 财富供给,这样的话,你不鼓励居民消费,他们也会主动消费的,谁有钱不会享受?

02

其实,监管层的一系列政策充分结合中国经济特色,我们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我查了一下央行网站中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3月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在36.5万亿,而其中外汇占21.2万亿,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11.3万亿,这两项数据几乎占据了整个央行资产。

其实,无论有没有这场疫情,央行下一步政策的方向必须结合这两项数据的现状推进。

我们先看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这部分资金在2014年之前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占比很低。

2014年的时候,老王、老郭们纷纷冲出国门“买买买”,国家也想办法把这些钱挡在了国门之内。因为这些企业家不是拿着自己的钱,他们很多钱都是从银行的,他们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去“买买买”了。

现在想想,国家这么做太明智了。如果没有挡住这笔钱的话,美国股市最近这4次熔断,不知道得放“国有银行”多少血?

2014年以来,由于国内缺乏流动性,央行在收拾老王们的同时,央行开始发行基础货币,“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不断增加。

央行通过逆回购、再、再贴现等方法借给商业银行钱。当然能拿到钱的都是“财大气粗”的国有四大行,由于城商行、中小银行没有足够的抵押物,很难拿到这笔钱。

国有四大行拿到钱之后干什么去了?

把钱都借给居民买房子,借给房地产企业了。2008-2017年这十年,国有四大行总共产生252万亿,其中个人住房68万亿,房地产公司19万亿。

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35%的钱变成房地产相关,这样就使央行信用与土地绑定到一起,这才出现“稳房价”的政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放纵房价上涨,只会造成房地产行业资产价格上涨,如果后期出现资产暴涨之后的暴跌,人民币信用必然暴跌,那可是大事情。

降房价也不行。因为,房地产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央行,央行人民币信用,人民币信用国家信用, 房地产已经成为人民币信用乃至国家信用之锚了。

最近两年,监管层千方百计要在房地产之外找一个稳定的“锚”。监管层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如定向降准、降息来帮助中小企业、支持 科技 创新型企业、搞新基建,但绝不全面降息,就是想慢慢换锚。

当然,管理层这么做是正确的。在新技术不成熟,市场投资机会少之又少的情况下,一旦全面放水,必然进入楼市与股市,资产价格必然暴涨。

我们再看看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

外汇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占比很大,这也使得前些年一些经济学家向建言,把外汇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挪出去。事实上,如果把外汇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踢出去的话,后果比较严重。

其他的不说,你看看“去美元化”的俄罗斯、伊朗,他们的货币贬值多少了?这是因为,美元仍是全球最稳定、可靠的资产,若是某个国家“去美元化”,相当于与全球最可靠的资产决裂,自己国家的货币自然大幅缩水。由于人民币信用与美元(美债)挂钩,人民币发行必须看美元的脸色,短期人民币可能会被美元牵着鼻子走。

不过,“中国制造”也是留住美元的一个杀手锏。

由于美国的去工业化,国内仅保留核心 科技 零部件的制造,其他都转移到国外,这使得美国的专利、创意之类虚拟的东西需要在中国变现。毕竟,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远超美国,中国制造在当今世界上的活力还是首屈一指的。

未来,相当一部分美元资产一定会来到中国投资。 因为对于资本立国的美国,不可能错过中国的内需与资本红利市场, 中国需要用好这笔钱,这对双方都是好事。

当然,我们一定要用制度保证美元是来投资的,不是来短期套利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来到中国货币池子中的美元不敢想歪点子,也不至于漫出水平面,造成通胀。

后期,美国一定会要求中国开放更多金融领地,为美元套利创造机会。

4月1日,我们也全方位开放金融了。国际金融机构如银行、券商、基金都可以进入中国进入服务行业了,甚至一些美国评级机构来到中国。

不过,美国肯定还不会满足。中美后续谈判过程中,美国肯定就利率、汇率市场化问题与中国交涉,估计双方得来回较劲。

其实, 由于货币的价值在于交易,而货币交易一定要保证币值的稳定, 目前央行政策死死抓住这一点。国家坚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管制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对国内控制通胀帮助很大。(“不可能三角”理论)

未来,若监管层能够保证“外汇”与“其它存款性机构债权”这两项资产不出问题,中国就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本营基本上稳固了。

当然,最近几天央行与统计局也发布了一些数据,其实这些数据没什么大不了的。

5月11日,央行发布了M2与M1的数据。M2同比上涨11.1%,M1同比上涨5.5%都创了最近2年新高。有人分析说,M2、M1数据说明央行扩张货币了,事实并非如此。

疫情期间的许多资金是休眠、不流通的,所以央行多发了货币。现在国家也复工复产了,后期M2、M1数据肯定要下来。

5月12日,统计局发布了4月份CPI数据。CPI同比上涨3.3%,环比下降了许多,这跟猪周期往下走相关。

我们看到,能繁殖母猪的出栏,以及非洲猪瘟的控制,猪周期掉头向下是必然的,把猪肉价格刨去,估计CPI就回到1%左右了。

03

我们回到文章题目——今明两年无通胀。

我说今明两年无通胀,并不代表这就是好事。毕竟适当的通胀对经济发展是有益的,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在通胀中才更容易赚钱。

但是,从当前中国的情况来看,由于人们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尽管商品供给会慢慢上来,老百姓消费动力并不强,已经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即:市面上的东西多,愿意买东西的钱少(报复性存钱已经出现了)。这就跟人和面蒸馒头似的,面多、水少,面自然是干的,就不会出现通胀;面少、水多,就成面糊了,自然会出现通胀; 而现在的情况是:面多、水少,则无通胀。

因此我判断,今年不可能有通胀,明年大概率也不会有,估计通胀是2022年的事情了。(当然,引起通胀的原因很多,引起通缩的原因也很多,无论是支持通胀还是通缩,大家都可以找出依据,但是要做出正确判断,一定要分析核心问题,看清大趋势)

正如前文所说,通胀并不一定是坏事,要看通胀是何种原因引起的。

未来几年,如果通胀不是由房地产引起,而是由新 科技 引起的,那就是好事。这说明,中国的5G与相关技术发展起来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产生了,大家都争先投资,造成资产价格上升。但是,我估计出现新技术成熟后的通胀现象还得等3-5年。

不过,股市等不了那么久,股市是要打“提前亮”的。

未来十年赚钱的机会一定是在资本市场,普通人(包括我)老老实实在A股做多就行了,别总想着一日暴富,带着这种思想的人,早晚吃大亏,前一段的石油期货就是这么回事。

对于我们做金融的人来说,不了解的东西一定不要投资,这就是铁律。未来,中国股民老老实实呆在A股,尽量不要加杠杆,老老实实做多,其实机会还是不少的。

A股投资的首要方向一定是与ICT(新兴电子产业)相关的行业。 当然这些企业在过去也涨了一大波,有些已经涨到一两百了,不过还有不少低估的企业,等着我们挖掘。

同时,与高端制造相关的行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也值得关注。(大家想想稀土的战略地位、想想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的研发)

其他的公司尽量不要碰,因为目前A股的垃圾公司非常多。

我可以不客气地说,中国有3/4的上市公司以后都不能碰,未来他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差。特别是一些与新兴产业搭不上杆的民企上市公司,不了解尽量不要碰,否则会死的很惨。这些公司里面的猫腻太多,后期他们都会兜不住的。我不瞒大家说,我就是一家民企上市公司的董事,里面的事情我门清。

如果有相对激进点的投资者,可以关注 新三板精选层 的机会。这个板块其实有100多家净利润在1亿以上的好公司,细心挑好会有非常大的回报,当然要先达到新三板的投资门槛才行。

我就说那么多吧。

再次强调:我只提供投资方向与方法,不推介股票,大家也不要发信息询问哪些股票可以买,不好意思。

2020,通胀休矣!

石油为什么总是“还能开五十年”?

未来10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质量可能会更好,将会大大的改写整个国际经济格局。今天整个世界经济形势非常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满目疮痍,而我国所扮演的角色,恰恰是当年美国所扮演的角色,我国人民正在用人民币给世界不断的施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的加强,大有取代美元和欧元之势,很显然,美国经济非常象二战结束时的英国和法国,表面很强大,但正在走向日薄西山之路。在美国经济不断下滑,美元持续疲软的情况下,需要人民币却毫不犹豫地坚挺出来,而我国跟一系列国家签订了"国家货币互换协议",说明人民币将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本位金,这对于我国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稳定各国的贸易结算体系也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全球贸易萧条的状况下,在贸易保护主义日趋抬头的状况下,我国对于欧洲,依然派出了强大的,高规格、高标准的购团,我想,这不是政治问题,当然也确实是有政治的意味包含其中:一方面在影射法国,不跟我合作,就不会受到人民币的眷顾,你的企业产品就如同垃圾差不多,因为商品在于流通,流通产生价值;另一方面告诉各国,我国很强大,不差钱,各国自有紧密的协作,加强贸易,才可以共渡难关;最重要的是我国可以乘机获得"巴黎统筹委员会"所限制的产品和技术,对于提升自我技术和产业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叫"仍一块肉,牵回一头狮子",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目标;当然,还有更好的诱饵,不就是几百亿美元的购吗,我国军方的武器购清单已问欧盟准备好了嘛?非常明确,贸易和政治的平等是建立国家不断强大的综合实力基础上的,尽管老欧洲一些人仍然偏执和偏见,但是精明的商人有谁会和人民币过不去?除非那个笨蛋萨科奇!

当前,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同样困难,在整个世界金融的大背景下,怎能会独善其身?我们所说的是,金融危机迟早要过去的,也许年底就会有转机,或者3年,但绝不会超过5年的时间,所以我国绝不会坐等时机,愁城坐困,我国在着眼于未来十年,我国在为未来十年做准备,所以我国主动出击。我认为我国还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大的改变:

1、在整个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需要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这叫"抱团取暖,同舟共济",所以今后我国更会以人为本,政策更利于普通老百姓方面的倾斜,并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的力度,这样我国在现阶段及未来更显贴切,更具有凝聚力!

2、我国目前不要忌讳投入,更不要害怕投入,尤其在新技术,新领域方面,加速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能,除了技术升级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品牌,加强企业文化和销售渠道,尤其是在重点的领域里,不单是要让企业生存,还要让企业走出去,在的支持下,大力兼并国外优秀的企业,我们也更需要在十年内,大量培养新一代的高技能产业工人!

3、如果整个世界经济在年底持续恶化下去,我国也必将取 更激进的"A、B、C"刺激内需疗法

A、购房者和已向银行申请暂时在(3)年内,停止向银行 按揭和利息,在此期间,购房者不算违约;

B、大病医疗费用全部减半,、保险公司和个人共同承担;

C、失业者,尤其失业的产业工人,半年内有国家支付失业保障金,半年后,国家强行安排工作上岗;

除此之外,国家每月给每个公民发 300-1000元的 消费券,用于消费指定范围内的消费。

结论: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未来十年,我国将继续沿着他的特色之路坚毅不拔,毫不动摇的走下去,他走过了大江大河,爬过雪山,踏过草地,什么路没见过,什么凶险没遇过,如今我国走的是康庄大道,高速铁路向着未来疾驰!!!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也就是说,如果探明储量不再增加,随着2016年原油产量(43.82亿吨)的增加,全球原油储量“只能开50.6年”。自1952年以来,英国石油公司发布了年度世界能源统计报告,回顾“探明储量”的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石油开仅50.6年”的现实意义。

专家指出,虽然从统计数字来看,世界石油开只有50年,但毫无疑问,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石油很快就会枯竭,在美国,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开发新的页岩油气。在未来十年,这将导致石油储量的大幅增加,由于美国页岩的不断开发,世界仍将有足够的石油可供利用。

顺便说一下,1980年每桶36.83美元的油价是以当年美元计价的油价,如果换算成2016年的美元,1980年的平均油价已经达到每桶107美元,远远高于今年的油价。如此高的油价客观上促进了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

这个信息是明确的:如果消费国不改变他们消费石油的方式,特别是在运输部门,石油价格将会上涨,由于世界石油分布极不平衡,需求分布与生产分布不匹配。石油贸易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十分活跃,了解石油供需两端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经济政治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尤为重要。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开发期”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数字,所谓“2016年底世界石油储量仅开50.6年”,并不意味着50年后探明石油储量将归零。到那时,我们还有很多年的开发期。正如沙特阿拉伯著名的前石油部长艾哈迈德·扎基·山尼在谈到未来能源转型时所预测的那样,“石器时代的终结不是由于石头的枯竭,而是石油时代的终结之前原油的枯竭。”。

地球的石油能源。还能让我们用多久?

石油化工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石油化工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东华能源(002221)、华锦股份(000059)、恒逸石化(000703)、荣盛石化(002493)、上海石化(600688)、华鲁恒生(600426)、康普顿(603798)、卫星石化(002648)。

本文核心数据:行业发展、行业现状、行业前景

产业概况

1、定义:原料-石油产品-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

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均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2、产业链剖析:产业流程复杂,产品众多

石油化工产业上游主要是石油开与炼制行业,包括油气开和运输、炼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游为基本有机与高分子行业,下游行业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炼油和分解过程,会添加化工催化剂以提高加工效率。

产业发展历程:一部艰苦奋斗史

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分落后,广大石油化工干部职工,在旧中国“一穷二白”薄弱基础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经历了恢复与发展阶段、历史性的转变阶段、新的崛起阶段、新发展时期阶段等四个阶段的不断探索与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学品生产、消费大国。

行业政策背景:从大力发展到优化产业布局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制定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建设的相关政策,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碳中和或带来石油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钢铁、电力、石化、煤炭等行业正加速转型。不少上市公司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给石化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带来较大压力,但在转型过程中同时孕育着新的发展机会,包括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的机遇,推动化石能源主导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向由可再生能源主导,这一过程驱动行业重构产业链价值链,需要更加依靠技术创新驱动,在实现碳减排目标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变石油化工行业的结构形态。

产业发展现状

1、成品油产量:产量再创新高

2020年受疫情的冲击,汽油市场需求大幅下滑。2020年全国汽油产量为13179.7万吨,同比下降7.03%。全年来看,中国成品油产量低位出现在第一季度,由于2020年春节期延长,疫情蔓延令众多炼厂开工负荷迅速下滑,主营单位和山东独立炼厂均在一季度迎来年内低点。2-3月份因疫情全国处在封锁状态,3月份汽油产量最低,后随着复产复工,汽油产量逐渐增加,基本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2021年全年,汽油产量达15457.3万吨,累计增长17.3%。

我国柴油产量从2018年起,产量连续三年下降,到2020年中国柴油产量下降至15704.9万吨,相较于2017年柴油产量下降了2413.1万吨。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炼油厂成本不断上升,但是价格却保持稳定,使得炼油厂生产柴油的意愿降低,柴油产量下降。2021年全年柴油产量16337.0万吨,累计增长2.7%。

2010-2019年,我国煤油产量逐年增加,到2019年产量达到5272.6万吨,同比增长10.6%;2020年,受国内突发公共卫生的影响,春节期延长,各行业延迟复工,中国煤油产量仅为4049.4万吨,同比下降23.2%;

2021年中国煤油产量3943.9万吨,同比下降2.6%。

2010-2019年,我国燃料油产量波动范围较大。2019年我国燃料油产量为2469.7万吨,同比增长19%。2020年,燃料油产量为3406.3万吨,同比增长37.9%。2021年,燃料油产量为4350.2万吨,同比累计增长22.1%。

石脑油(naphtha)又叫化工轻油,是石油产品之一,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中国规定馏程为初馏点至220℃左右。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时,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油。

近年来,我国石脑油产量逐渐增加。2020年石脑油产量进一步增加至4232.0万吨,同比增长8.6%,产量实现连续五年增长;

2021年我国石脑油产量4951.7万吨,同比增长12.6%。

2、化工产品产量:乙烯产量增长显著

近两年,受市场价格回升等影响,停产多年的多套合成橡胶装置恢复生产,中国合成橡胶市场供需保持平稳发展,2020年我国合成橡胶品种产量增长到751.32万吨,增速为0.99%,但多套装置能否按时投产,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2021年我国主要合成橡胶产量为811.7万吨,同比增长2.6%。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乙烯产量2159.96万吨,同比增长5.25%;2021年乙烯产量2825.7万吨,同比增长30.82%,预计未来新增产能步伐进一步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5883.37万吨,同比增长8.59%;2021年化学纤维产量6124.68万吨,同比增长4.10%,预计未来新增产能步伐进一步加快。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分布明显

当前,中国石化产业正在迎来产业重构,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的同时,推进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区域结构在不断提升,落后产能不断淘汰,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企查猫对“石油化工”进行精确搜索显示,2021年底,石油化工产业现存355291家相关企业,从企业数量上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山东省、陕西省和广东省。分别为41531家、31605家和26789家。

注:企查猫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石油化工代表企业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黑龙江省等内陆省份。

2、企业竞争:中石油、中石化为行业龙头

目前,布局了石油化工开、冶炼、精密加工业务的上市企业中,中石油、中石化在石油化工氧化物、石油化工聚合物等产品产量遥遥领先于其它企业。石油化工产业产业链上的其它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情况如下:

按主营业务营收金额来看,2020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2万1千多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一,占中国石油的市场份额占全行业的比重高达1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排在第二位,营业没有超过两万亿元大关,以1万9千亿元占据中国石化的市场份额的17%。加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及荣盛石化五家特大型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行业的50%。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石油化工发展趋势:“补短板”和“补空白”

2、石油化工前景预测:互联网+时代,石化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石化产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企业转型提供了发展机遇,未来随着互联网+化工模式逐步深入,企业将从生产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最终实现与金融市场的紧密结合。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西南油气田马新华简历

都说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不加以节约使用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枯竭。然而实际上呢,现如今的石油非但没有枯竭,反而越来越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石油会枯竭吗?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时,著名的地质学家马里恩·金·哈伯特日提出了 石油将会在未来枯竭, 并且他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预测,画了一个钟形曲线图,在这张图中,石油产量将会在10年左右达到高峰,之后会越来越少,直到枯竭。

最开始,他的理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后来,地球上可供开的石油真的变少了许多,于是人们将石油会枯竭开始大肆宣扬,深入民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石油开量并没有真的减少, 又过了几年之后,石油的产量不断没有减少,反而一直在上升。

在随后几十年里,由于探测技术提高,以及矿井开难度降低,越来越多的油田被发现,可供人们使用的石油也越来越多,人们每年开的石油储量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美国还开发了页岩油,导致石油产量进一步提高,因此中东和俄罗斯才想要降低石油价格,抵制美国页岩油的开发。

也就是说,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石油产量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多。

而且,石油实际上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而这些物质含碳量极高, 是碳-氧循环中的一环。 也就是说,只要地球生物不灭绝,地球就能够持续不断地制造石油。由此可见,只要地球还有生物,石油就不会枯竭。

石油的储备量

石油的储备量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人类探测技术的提高而增加。事实上也果真如此, 最近这些年来,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逐年增加。

而且,很多油田被关闭并不是油田没油了,而是油层较深,或者是含油量不高,导致开成本急剧上升。此时继续开该油田需要较高的投资,但回报率较低。

而开含油量丰富的、浅层的新油田不仅投资更少,而且回报率更高,因此很多石油公司宁愿关闭亏本的老油田,然后去开发新油田。

从这些来看,石油产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低,而是不断地提高。

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

既然石油不会枯竭,那为什么各国还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呢?关于这件事,其实有两点重要原因。

首先是石油分布不均匀,而且开难度不一。 在一些开难度较低,且量大的地方,当地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石油;而在开难度较高的地区,当地开石油的成本就会显著上升。

虽然每个国家开石油的成本不同,但是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开石油成本低的更有市场,因为它即使以很低的价格出售仍能够盈利,但其他国家却只能赔本。

因此,很多国家虽然也在开石油,但开的越多,亏损越多。但如果自己不开石油,那相当于把经济命脉交给了其他国家,原因是别国可以通过断供石油来威胁本国经济发展。所以在一些国家,开发石油也不是,不开发石油也不行。

另外,石油在燃烧时,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发生。而全球变暖又威胁着地球生物的生存,所以,联合国对各国的碳排放量有一定的要求。

正是因为如此,各国才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比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但是新能源技术想要完全取代石油,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原因很简单,一些设备无法连接新能源技术,比如:使用石油作为动力的车子,无法使用电能驱动。

另外,目前的新能源所提供的能量,还无法全部代替石油。人们还需要不断提高新能源的转换效率,提高能量使用率,才能够尽快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总结

地球上目前的石油储备量,能够供人类用很长一段时间。但由于石油属于化石能源,在使用时会带来环境问题,所以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

石油能用50年左右,这是小油瓶在课本上学过的内容,小油瓶也曾经一度深信不疑,但是大学选择油气类专业学习之后,认识也随之改变。小油瓶想说随着石油工业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和地质认识的不断提升,石油再使用100-200年问题应该不大,理由如下

1、广义石油包括哪些?

大家通常说的石油是油气类的统称,根据储藏形式和油品的不同,石油可划分为两种:常规石油和非常规石油(重质油、稠油、页岩油、致密油等)。天然气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划分,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包括近10年来最火的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可燃冰等等)。

这些石油仅仅是人类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种类,或许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人类在未知领域和未知区域发现新的石油种类也未可知。

2、现有认识程度下全球还有多少石油?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全球剩余的常规石油可储量为4523亿吨,国内一般取1255立方米天然气=1吨原油,天然气已出62.9万亿方约等于501亿吨,剩余天然气可储量为4381亿吨。

此外按照每年油气勘探提交的储量增加比计算,未来常规石油和天然气待发现量达3065亿吨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升,除常规油气之外,非常规油气也是油气的重要补充,据统计全球非常规油气可总量为5834亿吨

目前非常规油气中勘探成本最低,最有效益的就是页岩气了,在美国页岩气成本已经降到很低了,相当于桶油28.3-42.5美元,已经做到了比中国东部老油田桶油成本还低,近10年来中国也加大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已经先后建起了涪陵和威远两大页岩气生产基地,据报道在鄂西又发现了地质量达11.68万亿立方米的页岩气。

除了页岩气领域发现之外,目前中国在海域天然气水和物(可燃冰)成藏理论创新与开发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首次可燃冰试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这种古老又年轻的开发能力了。为什么说可燃冰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呢,古老在于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久远,年轻在于人类对其发现和研究时间较晚,因此他又被称作未来能源。

这种未来能源潜力巨大,就储量而言,可燃冰非常丰富,约是剩余天然气储量的128倍,其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天然气炭含量的两倍。仅海底探查的可燃冰分布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

3、石油可以用多少年?

有了已知剩余量,再有每年全球消耗量,这就是个简单的计算题了

根据推算,全球剩余的石油可量约为9000-10000亿吨,按照全球原油产量43.82亿吨推算,全球石油还可以开200年时间;

按照全球5.3万亿方的天然气产量,全球天然气可160年以上。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在当今能源 科技 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相信人类必定能发现更多的油气种类,有效提升目前老油田并不是很高的收率,油气在近200年还能一直持久,像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很早以前就有所谓的石油枯竭论,或者是有限论。

其主要观点如下:

1)地球上的是有限的;

2)人类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使用,用不了多久就会用完的;

由于石油对现代工业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很多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石油还能用多少年?有人估计,如果现在地球上人不再勘探新的油田,且消费保持不变,那么还能够用50年(BP石油公司在2017年6月份发布了《2017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16年底全球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2707亿吨,比上一年增长0.9%,储比为50.6年。)。实际上类似还有很多估计,大约是几十年到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实际上这种估计都是非常不靠谱的。

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

每年原油存储量增长比每年的原油消费增长要多的多 。

而且每年的原油消费都是变化的,比方说,近五十年来,原油的消费已经翻了很多倍,如果50年前估计的话,可能早就用完了。

比方说,1987年,全球原油已探明储存量930亿吨,全球原油产量为30.92亿吨,由此推出当时开年限为“仅为”30年左右。而实际上,2017年最新的数据显示已探明的储存量为2707吨,接近三倍。

2017年,原油的日均消费接近1亿桶,约为1300多吨 。

另一方面世界能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新能源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替代。原油的重要性在下降。但 是中短期内,原油的地位不容动摇 。

虽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原油的边际收成本正在提高,如页岩气;因为简单的油已经被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很多都是收成本更高的。不过技术也是在进步的,技术进步将会缓解这种情况。但是究竟能不能跟上速度呢?还不好说,但是不用太担心 ,能量是守恒的 ;

能源是一门学问,要想真的弄懂,还有很多要学习的部分。就个人来说就不用担心原油能不能用完了,反正这辈子是用不完的了。 发展中的问题自然会在发展中得以解决 。自有专家来解决这些事情。

正如著名的沙特阿拉伯前石油部长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在谈及能源转型的未来时所预言,“石器时代的终结并非因为石材的耗尽,而石油时代也将在原油枯竭之前终结”。

每年开这么多石油,以后石油会枯竭吗?

以下是马新华的发言实录:

马新华:我是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公司,主要负责天然气方面的业务,我报告的题目是中石油天然气即将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我前面简单地介绍一下中石油的情况。我们去年的原油产量接近1.1亿,天然气617亿,同比增长13.8%,在全国占80%。本世纪以来中石油天然气迅速翻番,管道建设蓬勃发展,包括消费量不断扩大。进口项目的运作和进口气的快速进展,中石油的天然气进入快速发展。

我报告一共三个部分,第一个是近几年的主要成就,首先勘探,我们应该是储量进入的一个高峰期、进展期,我们有25个大气田,伴随着气田的发现,我们的储量明显上一个台阶,在1991年到1999年我们人均占了增长的1200亿左右,包括2000年以来八九年时间,我们平均年增长36个亿。我们累计探明储量接近3万亿,我们发现的储量主要的类型以低渗透。另外有些深层高压,开发产量上升,有617亿,占全国的80%,这是我们从1999年有163亿逐步上升到670亿,每年上升一个台阶。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放16%。天然气的油当量占原有的产量比例也是上升的,现在大概接近47%,这几年我们初步通过开发,我们建立了四类气藏的开发模式,少井高产、备用调缝,这个主要以克拉尔为代表,

第二个是井间接替、滚动开发,低渗低度的,主要以苏立格为代表的,还有防沙治水、多层合,还有高压注气、保压生产,代表是塔里木的亚哈,这是我们主要开发的技术的代表,到目前为止我们年产十亿天的整气田大概就十个,上一百亿立方的只有克拉尔一个,我们目前已经建立了三个百亿方以上的主要是塔里木。第二个就是川渝,主要的特点是高寒流,还有长庆气区。这几个代表像塔里木的克拉尔气田就在这个地方,就在这个大山里边,这是沙漠,2004年投产产了107亿,我们还有三个备用的超百亿的气田。苏里格,目前探明的有6700亿,我们控制加预测达到了15000亿,规划我们在200亿左右,目前建成了80亿。还有一个川渝的一个代表,川东北的高寒流特点,目前这个气田跟斜风公司合作,大概明年可以投产70亿规模,这是勘探开发的情况。

管道的情况刚才贾总有简单的介绍,全国3.1万公里,应该比2000年翻了一番,中石油2.4亿公里占全国的78%,伴随着管道的建设我们销量也在快速地增长,这是中石油目前在市场上的,主要是长三角和西南、和渤海湾,加上一些其他的地方,主要是这三个地方。包括西北,这是近几年的主要成就。

第二个即将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有这么几个标志,首先是储量将持续一个高峰增长。应该中石油目前拥有的地质在30万亿,可12万亿,另外我们还有煤和气的,还有大量的液岩气和水污的。我们有三个有利的勘探区,一个是肃立个地区,有大概两到三万亿的地区,第二个是塔里木库车,大概有两万亿的开背景,还有一个四川的梁平,还有三千到五千亿勘探的领域,是打红点的地方。未来十年我们中石油的规划年均探明储量在4000亿,利用翁氏预测未来十年探明在接近5000亿左右,中石油规划是4000亿,大概占全国的80%,产量我们也是做了一个预测,到2020年左右,大概我们的产量在2500亿左右,中石油在2015年大概是1200亿左右,2020年达到1500亿左右,我们规模引进天然气,进口的管道气应该是今年年底,从明年开始,我们将开始有管道天然气进来,中亚的管道项目我们总规模是550到600亿,明年就可以气进来,中缅管道100亿的规模,中俄管道也在加紧推进,2020年有望到800亿左右。

LNG,2015年大概进口80亿,这是我们中石油的,另外我们天然气的管道在未来十年我们将构建四大战略通道,一个西部的,一个是西南的,一个是东北的,一个是海上的LNG的,构建这么四个通道,完善三个通道的数配气管网,做一个初步的估算,第一个层次是骨干管道,大概十条结构,接近四万公里,第二个是支线和联通的管线大概八万公里,城市的配气网大概五万公里左右。随着规模的建设预计天然气的一次消费量大概有望10%,刚才贾总讲的6%,10%作为我们一个奋斗目标,预计加上中海油我们到2020年左右,我们总的供应能力在3200亿左右,我们中石油2100亿。第三一个就是伴随着天然气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跨越式发展,我想有一系列的新的问题和挑战,我重点在这儿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个问题就是气价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国内的气价偏低,2008年国内天然气的平均出厂价只有0.93元,相当于原油价格的21美元每桶,仅为它的18%,所以国际天然气贸易的价格远高于国内的价格。第二个情况就是将面临多气元的合理定价和推价的问题,必须加紧气价的改革,从明年开始中石油到中国的边境价可能在两块钱以上,输到我们中国中部地区价格在两块五左右,是目前长庆价格的两倍以上。这是第一个问题,价格的问题造成国内的销售有很大的问题。这个不改革下一步给销售带来很大的困惑。

第二个就是应急调峰,08年我们国家储气库只有15亿左右,还达不到消费量的3%,储气库主要的设施按照全球目前其他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的15%左右,美国大概在20%,俄罗斯在16%,我们需要加快我们的调峰和储备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储气库,包括我们的备用气田还要发挥LNG的调峰作用,另外我们发挥一些可用的用户。

第三个国内外气源需要统筹协调,国外天然气的大规模引进,从明年开始每年总体的增量在200亿左右,可能在国内短期出现一个供大与求的局面。我们下一个市场没有完全接受这个,国内的按照我们的战略考虑,应该给国外让路有限销售进口的天然气,在平稳供气上国内的以国外的做后盾,必须要有能力必须及时保证应急,这是我们的一个考虑。

第四个可发展技术比较要加快,长远的稳定供应比较要立足国内,因此必须要加大国内天然气的勘探力度,重新认识国内的天然气潜力,天然气的愿景总体上是地质条件决定的,但是在特定的时间里边取决于工程技术和市场价格,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8年非常规天然气的达到了两千亿立方米,气价高是重要的因素,我们现在非气刚刚起步,应该加大力度。最后天然气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十年国内的天然气地质储量将以四千亿放的速度高速增长,产量在90亿方,加强中石化、中海油的供应能力,全国的消费量每年增长200亿左右。未来到2020年,2030年我们有望达到增长目标10%,这是我们的目标,我的汇报就这些,不同意见请批评指正。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中东以出口石油为主,如何才能使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结合中东的具体情况谈谈看法

石油并不会枯竭,但是人类如果继续毫无节制的开石油的话,那么终会有一天可用的石油是会被开光的。到那个时候,等到人类的不仅仅只是石油的问题,或许还会有很多的其他问题比如我们最关注的环境问题。

虽说到目前为止,已探明的石油还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石油都是经过开之后,到达了一定的数量之后,因为开难度的加大,所以导致很多的在开到一半之后便放弃了。并不是因为这里的石油不能用,而是因为技术问题。所以,现在虽然有很多的石油,但是可以使用的还是很少的。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如果人类大量的开,并且毫无节制的话,那么即便地球上有很多的石油,最后也会因为被人类毫无节制的使用,从而导致石油出现枯竭的情况。而且随着人类的不断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在未来随着石油开难度的不断加大,对于石油开的技术问题也会越来越高,等到成本增加候,石油的价格也必然是会不断上涨的。而现在虽然还在使用石油,但是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所以人们已经在开始寻找可以代替石油的,比如油气。

据报道,美国已经探明的油气可以供美国使用几个世纪,也就是说,在没有石油的情况下,油气可以完全代替石油。而且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现在的很多国家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在未来的十年中,相信会出现替代石油的产品出现。

同时,煤炭、风电、水力以及天然气等的使用,减少了石油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石油的消耗。再加上石油价格的不断增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原油消费,激励新能源开发。

 世界油气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与原油价格严重倒挂,不利于调动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和促进石油的节约,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鉴于上述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将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应该说,近期世界石油价格平均水平是温和上涨,并非暴涨。对于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价格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全球共有200种以上的原油品种,由于品质、产地不同等因素,其价格也是不同的。 近期石油价格暴涨是石油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结果。其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导致石油需求大幅度增长,轻质油品——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需求大增。 第二,世界原油产量大幅度上升,但低硫轻质原油产量增长有限,主要来自高硫重质原油产量的增长。欧佩克(OPEC)及其他石油生产国近期增产的原油绝大部分是高硫重质原油。我们判断国际原油未来的趋势是,低硫轻质原油产量将裹足不前,而高硫重质原油的产量将大幅增长。 第三,过去十年,全球炼油工业投资不足导致目前加工能力短缺,尤其是二次加工能力严重不足。这些情况导致炼油厂对低硫轻质原油的需求急增,而对高硫重质原油的需求有限,造成低硫轻质原油和高硫重质原油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导致全球对低硫轻质原油的需求猛增,促使其标杆原油系得克萨斯轻质原油的期货价格暴涨。由于低硫轻质原油增产潜力有限及二次加工能力难以短期内提高,这种状况将会持续数年。这种状况导致世界炼油工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能够加工高硫重质原油的炼油厂利润会大幅上升,而二次加工能力不足的炼油厂将会出现严重的亏损。这种情况将会促使全球范围加大在炼油工业上的投资,尤其是在扩大二次加工能力上 。 第四,欧佩克寡头垄断。欧佩克有11个成员国,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因此,长期以来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一直发挥着巨大影响作用。近几年来,虽然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增长,但这些国家石油出口量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来与欧佩克抗衡。欧佩克在饱尝1998年国际市场油价暴跌之苦后,面对当前全球石油市场的大好形势,必然要加强对石油供应的控制权以获取最大利益。从去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欧佩克先后三次宣布减产,以防止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局面,而这几次宣布减产都使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大幅回升,2月10日宣布的减产消息更使油价涨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第五,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依赖性过大,使石油需求弹性减小。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促进了石油产品市场需要强劲增长,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使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依赖性增大。石油第一消费大国美国去年经济也开始复苏,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并导致其库存水平不断下降,一季度其商业原油库存降到20多年来的新低点,目前美国原油库存比五年平均数低2000多万桶,低于美国石油理事会认定的2.7亿桶的"最低库存运作点"。全球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使需求弹性减弱,因此当油价大幅上涨时,石油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回落。 第六,主要产油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伊拉克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去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国际石油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伊拉克会迅速恢复生产并增加出口,从而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但到目前为止,伊拉克石油生产与出口设施仍然经常遭到武装分子的破坏,其石油出口量距战前的每天200万桶还有很大差距,而国际市场也没有出现因伊拉克恢复出口而导致油价大幅下滑的局面。委内瑞拉是欧佩克第五大产油国,每天向美国出口170万桶石油,占美石油进口总量的15%。由于委内瑞拉政局动荡,委美关系持续恶化,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一再警告美国不要干涉其内政,否则将切断对美国的石油出口。查韦斯的表态显然助长了油价的上扬。另外,3月11日的西班牙爆炸和3月22日的以军暗杀亚辛使中东局势更加紧张,为油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石油价格水平上升,是石油价值回归的体现。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类对其消费的不断增长,石油的供给趋势是越来越少。因此,其价值将越来越高。尽管勘探和开技术进一步提高,将会使我们发现更多的新油源供开。但是开难度的增加将会使开成本增高,进而会促使原油价格升高。例如北美地区原油的平均开成本从1999年的5美元/桶上升到了11美元/桶,欧洲则从11美元上升到18美元。虽然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巨大,但新油田的开成本将会比10年前提高100%。因此,除非世界经济衰退或革命性地发现新的替代能源,石油价格上升的趋势很难改变。考虑到轻质原油将持续供不应求,及冬季用油高峰即将来临,得克萨斯轻质原油将会居高不下,异常的寒冷天气及炼油厂发生停产事故等因素都可能会刺激其价格冲上60美元/桶。依据有关权威的研究,全球油气可供消费170年,在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面临石油供应短缺,但消费者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这是难以改变的发展趋势.

北美、亚太地区和欧洲是世界主要油气消费区。多年来,美国油气消费居全球之首。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为非洲、亚太地区和中南美洲。199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40.57%,天然气占24.19%。预计到2020年,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油气产量都将出现下降,而油气消费又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因此世界油气供需地区不平衡性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油价的长期趋势将随石油供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一、世界油气消费现状及消费结构

油气消费现状

北美、亚太和欧洲是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区。据英国BP《2003年6月世界能源统计述评》显示:2002年全球石油消费为35.22亿吨,其中北美洲为10.65亿吨,中南美洲为2.15亿吨,欧洲和欧亚为9.25亿吨,亚太地区为9.92亿吨,中东为2.07亿吨,上述各地区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见图4-8。2002年美国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大国,消费量为8.94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5.4%。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46亿吨,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图4-8 2002年世界各地区石油消费量分布图

天然气是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矿产。2002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25355亿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了2.8%。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比例见图4-9。北美和前苏联同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气区和消费区,美国、前苏联和日本是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图4-9 2002年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分布图

二、油气消费结构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在1998年油气所占比重为63.8%,而1999年油气所占比重为64.8%,油气所占比重上升了1.57%。美国能源情报署对未来2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预测数据为:世界能源总的需求量年增长率为2.1%,2020年将达到300桶/日,折合油当量15×109吨/年。其中石油需求的年增长率是1.8%,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40%下降到2020年的37%;天然气的年增长率为3.3%,其比例将从22%上升到29%。另据美国两位学者(埃克米得斯和奥利格尼)预测,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将占到40%以上。

他们作出这种预测的依据:首先是燃料电池大量商业化应用,目前该项技术在经济上已经可行。其次是八国集团的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将取更积极的行动增加天然气的使用。第三是环境保护者的压力,天然气比石油更清洁,发热量更高。第四是国际天然气市场逐渐显露生机,欧佩克国家都对天然气给予更高的重视。第五是天然气的量广泛,其使用比石油更可行等。

据英国BP《1999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1998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是:天然气消费占2%,煤炭消费占73%,油品消费占23%,其他占2%。1988~1998年间,中国的天然气产需基本平衡。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天然气消费占4%,煤炭消费占67%,油品消费占21%,其他占8%。

三、油气消费发展趋势

世界能源的消费与经济的增长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未来世界石油用1995~2020年间1.9%的年增长率,与GDP3.1%的年增长率相比,其增长弹性值为0.6。而天然气的同期增长率为2.6%、与其相比,石油的需求增长并不大,与整个能源需求的增长率基本相同(图4-10)。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个地区石油需求增长情况的差别很大(见表4-5)。1995~2020年,OECD各国以0.8%的年增长率呈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现3.0%的大幅度增长形式。其中增长最大的是中国,年均增长率为4.6%,其次是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年增长率为4.2%,再其次的顺序是东亚3.6%,中南美洲为2.5%。

图4-10 能源消费取决于全球经济增长

(未来能源的消费量,单位:千万亿英制热单位)

(据国土部信息中心,2000)

表4-5 世界原油需求表

(据《国际石油经济》,2001.9)

估计非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在2010年以后超过OECD国家,2020年以后会进一步加大差距(表4-6)。

表4-6 各地区石油需求预测 (单位:百万吨石油当量)

(据《国际石油经济》,2001.9)

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各地区和各国家对能源特别是油气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随着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世界油气供需地区性不平衡也进一步加剧。世界石油和市场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有加剧趋势。从分布看,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美三个地区剩余石油可储量占世界的82.3%,待探明可石油占世界的72%。其中中东地区剩余石油可储量占世界的64%,待探明可石油占世界的25%。2010年以后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产量中所占份额将由目前的39%增至50%以上,世界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中东。预计未来十年内,北美、欧洲和亚太三个地区的石油产量都将出现下降,而石油消费又都将稳定增长,势必导致石油供需缺口加大,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油气供需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1990~2000年,亚太地区地区石油消费量年增长5.4%,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92年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2002年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可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19%,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1.17%,消费量占世界的28.1%,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本地区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未来我国石油国内供给的缺口将不断增大。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国内石油供给量将在1.77亿~1.95亿吨;2001年至2010年,平均增长率将在1.08%~1.81%。但国内石油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到2010年,国内需求短缺约1.17亿~1.42亿吨,需要从国外进口。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0年度国际能源展望》预测,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在未来20年内,天然气将是一次能源中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预计世界天然气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将达3.1%,2010年和202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3.49万亿立方和4.72万亿立方米(刘增洁,2001)。

21世纪中国天然气将进入新的发展期。200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301亿立方米,占世界消费量的1.2%。在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中仅次于日本和印度尼西亚。未来中国对天然气的消费将会不断增长,因为这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缓解石油供应的压力。